越思雨:2016級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民商法專業碩士畢業生,羅馬第一大學博士生
一、終于等到了停課的通知
在家隔離已經快半個月了,至今我還清楚記得那天等待政府關閉學校的通知時的緊張心情。當天下午十二點左右,很多新聞網站的首頁都出現了一則關于“政府将關閉意大利全部學校”的報道,下午三點多鐘,我們收到學校的郵件,提醒大家關注學校網站,最終結果還未确定。因為一直沒有消息,晚上離開圖書館時,都不知道還要不要和大家說“明天見”。結果當晚九點多鐘,學校的正式郵件就來了:從3月5号到15号停止一切教學活動。其實,關閉學校的消息對中國留學生來說,我們甯願稱之為好消息。因為當各項措施隻集中在疫情嚴重的北部時,我所在的羅馬以及絕大多數意大利中南部地區,都仿佛與新聞中報道的是兩個世界:新聞裡的意大利水深火熱,門外的意大利一片祥和。而從12月底到現在,我們和國内同胞幾乎是共同經曆着這個特殊時刻。所以當疫情在意大利爆發時,我們深刻地知道每日增長的數字意味着什麼,更知道冠狀病毒(Covid-19)比流感危險得多。的确,關閉全境的所有學校,意味着意大利的疫情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采取嚴厲措施遏制病毒的傳播刻不容緩。全國關閉學校的消息,不僅讓我們心中的石頭落了地,更重要的是在向民衆傳達多加重視、勤加防範的消息。
二、居家隔離的學習和生活
1.宅家日常
學校關閉後,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在家的隔離生活。我在學校關閉之前,就已經囤了很多易保存的食物在家,以應對不備。而身邊較為熟悉的幾位中國同學,也都和我一樣,早先就備了些物資,如口罩、洗手液等,但是因為政府沒有具體的舉措,我們也隻是或多或少、象征性地買了些。還有一部分中國同學,直到政府采取嚴格措施之後,才開始準備相關物資。
自從疫情在意大利爆發以來,雖然很少有人佩戴口罩,但是早已出現了口罩脫銷的現象,隻有個别藥店和商店還偶爾能找到。我在很早之前,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樓下的中超買了幾個口罩,但是一直都沒有用過,而現在也隻在出門去超市的時候佩戴,而且去超市的頻率也一般都保持在一周到十天左右一次。超市裡各項物資供應齊全,無論是新鮮的瓜果蔬菜、肉類制品,還是易保存的油鹽米面;另外,超市裡還可以買到洗手液、消毒液等清潔用品。雖然個别防病毒用品,如某品牌的殺菌洗手液和醫用酒精等已經無法買到,但是藥店正常營業,還是可以應對日常生活所需。沒有了圖書館的環境,在家學習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身旁的手機、桌上的零食、廚房室友的談笑等等,不過制定一個具體的學習計劃可以很有效地應對上述幹擾,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我也正在逐漸适應這種生活。不過,不能外出使得我分外想念中國餐館和漢堡王。
與此同時,我也問了在一大其他專業讀書的幾位中國留學生,大家目前的狀态都和我一樣:“乖乖宅家”,除了去超市購物,其他時間都待在家裡。我們完全就是在重複一個月前的中國隔離生活。雖然政府規定了嚴格的出行措施,但是因為國情和文化的差異,還是擋不住熱情的意大利人出門的步伐,但是相比以前,人員流動情況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
2.每天傍晚18點準時的“演唱會”
相比于全民變身“中華小當家”的中國,意大利則走在“全民音樂家”的路上。“即使相距很遠,打開窗戶或走到陽台,讓我們一起演奏吧“,熱情又文藝地意大利人民選擇用音樂來連接身在異處的每一個人。在這次“陽台演唱會”中,意大利人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多才多藝:從吉他到小提琴、架子鼓、小号、豎琴,應有盡有;家裡的音響和麥克風也被搬到了陽台上;還有人直接拿起廚房中的鍋蓋附和。令人感動的是,在羅馬有一位男子在結束播放“演唱會”指定曲目後,自動放起了《義勇軍進行曲》,随之也有人大聲喊出“謝謝中國”,并響起陣陣掌聲。
除了唱歌,很多意大利群衆親自繪制了寫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旗幟,挂在陽台和窗戶上,向窗外的他人送去鼓舞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戰勝病毒的決心和信心。
不過對此,我還是希望有關專家能夠為此類陽台活動的安全性作出評估和建議。畢竟,我們也曾經踏上過“全民歌唱家”的道路,但是為了防止病毒的傳播,我們還是乖乖在家做起了涼皮和蛋糕。
3.口罩,戴還是不戴
從意大利疫情暴發之時,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國内親友的急切問候和防範建議。初期政府沒有關閉學校時,一方面我每天都在“戴口罩”和“别出門”的消息轟炸中起床,另一方面我卻完全做不到。是的,我曾經也反思過,不戴口罩是不是因為自己心裡承受能力太弱,經不起别人目光的拷問。可是問了身邊的很多人,大家都在戴和不戴之間猶豫,因戴口罩引起的争端和事故,也一直時有發生。說實話,我并不擔心自己會因戴口罩被打,因為我相信絕大多數意大利人都是理智而且明事理的,然而我不确定自己能否承受地鐵裡人們各種各樣的目光。
因為歐洲沒有戴口罩的習慣,更沒有國内用口罩保暖或防過敏的現象,并且因為生活習慣、民族文化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在這裡戴口罩仿佛是在臉上寫了“我生病了”字樣,出門免不了引起異樣的目光。所以當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戴口罩,我也沒有想過戴,後來随着疫情的逐漸發展,直到北方封城之後,羅馬還是幾乎沒人戴口罩,我雖然感到擔心但是也沒有戴,直到羅馬開始出現病例後,我便開始動搖。我第一次戴口罩那天,是晚上從圖書館回家時趕上了下班高峰期,我就戴起了口罩擠地鐵。然而,剛進地鐵就看到身邊有人開始下意識地低頭、捂鼻子、用圍巾捂起嘴巴,還有兩位年輕人在我身後大聲嚷嚷“冠狀病毒”,并用誇張的肢體動作捂起嘴鼻。也正是從那段時間起,疫情在全意大利發展迅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戴口罩,最後到學校關閉後,我就再也不用擔心出門是不是要戴口罩了。
最後關于戴口罩,我雖然對意大利人不習慣戴口罩表示理解,但是特殊情況應該特殊對待,既然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斷病毒的傳播,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那麼戴口罩也并非如此困難。最重要的是,對戴口罩的他人更要表示理解和尊重。
三、意大利疫情的從始至今
1.疫情發展和政府應對措施
意大利最早的冠狀病毒感染者是在羅馬旅遊的一對中國夫婦,,據意大利衛生部官方網站的消息,兩人于1月30日被确診,并從1月29日起就在意大利Spallanzani醫院進行隔離。但是由于兩人全程都自行采取謹慎的隔離措施,所以直到2月18日第三名病例出現之前,意大利的感染數量一直沒有增長。第三例是一名意大利撤僑行動中,一名從武漢被撤回意大利的男子。接着就是2月18日的第一個“二次傳播”病例,從那之後意大利的疫情便開始以不可控制的速度爆發,從初期的一天增長幾十例到現在一天幾千例的增長,到3月19日淩晨12點,意大利累計病例已有36295例,死亡3013例。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停飛中國直航的國家,意大利從1月31日停飛中意之間所有的航班,再到今日禁止民衆出行,意政府已經出台多項法令應對疫情的發展。先是2月23日出台法令,制定了包含“禁止進入并且遠離已有疫情的區域,中止遊行示威等活動“等内容的措施;其次從2月25日,政府陸續出台了五項法令,關閉全境内的咖啡館、酒吧、餐館等公共場所,隻開放食品類商店、加油站、報攤、煙草店等;工廠正常開放,但是需要采取“安全措施”。在采取全國性措施之前,政府曾按照疫情嚴重程度,将疫情嚴重的區域劃分為不同疫區,并采取相應的嚴厲措施,控制人口出入。但是自3月9日起,全國不再劃分區域,采取統一措施,并規定除特殊情況外,自行在家隔離。如因購物、工作等原因出門,需要填寫自我聲明,并随身攜帶。各學校也陸續開始以網課的形式開展遠程教學活動。
2.醫療機構現狀
意大利的醫療基礎設施水平位居世界前衛,在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2019年的全局醫療質量排名中,意大利在“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領域,以滿分排名第一;另外2月初,在意大利的頭兩例病人被确診陽性後,病毒學家于48小時之内就分離出了冠狀病毒,足以見證其醫療水平。
雖然如此,激增的病例還是讓疫情嚴重的北部倫巴第大區的醫療資源面臨崩潰。後該區效仿我國的方艙醫院,預備在米蘭一家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一座容納400張重症監護病床的醫院;此外,位于該區的城市貝加莫由于沒有床位,也已将兩位重症病人轉移到南部的西西裡;以此來減輕北部醫療體系的壓力,為病患的接收和診治提供便利。
3. 誤解與教訓
此次疫情暴發的初期,中國人在國外遭到了各種歧視,或輕或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遇到了一些。但是随着疫情的發展和知識的普及,開始有更多的人意識到病毒以及流行病是全人類的難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錯誤,沒有萬能疫苗,那麼病毒就始終無法避免。中國人不是病毒,冠狀病毒更不叫“中國病毒”。
此外,意大利是歐洲唯一一個采取如此嚴格措施,抗擊病毒的國家,并積極向中國學習經驗,采取封城、在家隔離、建方艙醫院等措施。而且在此次戰役中,中國對意大利傾力相助:不僅派遣了國内曾在一線工作的經驗豐富的醫療隊,而且向意大利捐贈了大量的呼吸機、口罩、防護服等稀缺醫療物資,最為關鍵的是,中國醫療隊帶來了國内康複患者的血漿和健康者的血漿,而這幾乎是解藥般的存在。我們在意學習的中國學生,也深刻地感到了祖國的溫暖和強大,不僅有華商和快遞公司為我們免費提供口罩,還有在意援助醫生為我們免費提供線上咨詢。
我們雖然仍處在抗擊病毒的關鍵期,各項物資也都供應緊張,但是卻仍對他國施以援手,慷慨相助,送去最有經驗的醫療人員和極其稀缺的物資。在佛洛倫薩街頭,有一位中國女生在街頭免費發放口罩,路過的意大利大哥忍不住感歎“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個民族”!中國的援助和自身過硬的醫療技術,使得意大利在此次戰鬥中具有了很大的優勢的,而中意友誼在這次抗擊病毒的戰役中,也從國家到民衆層面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固和深化。
雖然中國在這次疫情的控制中也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在中國為抗擊病毒争取了寶貴的時間後,有“作業”可抄的世界各國,是否也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引起足夠重視,為全人類的健康和全世界的未來考慮,而非忙于怪罪和歸責,這值得每一個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