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Benet Salway博士主講法典編纂史系列學術講座第二期“狄奧多西法典:謝幕與緣起”順利舉行

發布者:王姝文發布時間:2020-11-06浏覽次數:222

(通訊員 法學院新聞中心)


116日晚,法典編纂史系列學術講座第二期——《狄奧多西法典:謝幕與緣起》在文澴樓一樓國際會議廳如期舉行。由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倫敦大學學院羅馬法律和曆史研究員R.W.Benet Salway通過視頻連線擔任主講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院副院長、中意學院執行院長李俊副教授擔任現場主持人。我校衆多法科學子到場聆聽,本期講座仍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許多國内外專家學者與法學才俊通過Zoom線上參會,共同交流學習。




講座伊始,中意學院執行院長李俊對R.W.Benet Salway博士能為我校學子講學表示了誠摯的歡迎與感謝。在簡單介紹本次講座的主題後,他特别指出研究曆史法學的Salway博士将從不同的角度為大家解析《狄奧多西法典》,并強調在曆史中總結相關法律經驗的重要性。

 


Salway博士首先總括性的提及了《狄奧多西法典》的獨特起源。他指出,法典是狄奧多西二世為解決當時社會法律淵源混亂而下令編纂的,由編纂委員會曆時8年完成,收錄了君士坦丁一世以來羅馬帝國東西兩國曆任皇帝頒布的敕令,旨在為裁判官提供清晰明确的裁判規範。

随後,Salway博士從曆史的角度闡述了《狄奧多西法典》的頒布背景。在他看來,雖然羅馬帝國已經分裂為東西兩國,但瓦倫提尼安三世與狄奧多西二世之女莉西尼亞·歐多克西亞的結合,實現了帝國政治上的暫時統一,為法典的編撰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環境。

緊接着,Salway博士從結構上分析了《狄奧多西法典》的藍本與結構。他認為,《格雷哥裡安法典》與《赫爾莫傑尼安法典》作為民間法典編纂活動的成果,為帝國法典的編撰提供了藍本。《狄奧多西法典》共分為16卷,覆蓋了幾乎公私法的全部内容,包括訴訟法、軍事法、稅法、私法、行政法、宗教法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狄奧多西法典》是經過現代法學家重新收集、彙編而成的,并不是完整且原始的《狄奧多西法典》。由于《狄奧多西法典》的正式生效仍需要帝國兩位皇帝分别下令,因此法典在東西兩國的生效時間并不一緻,很難推理出編纂過程中,在法典頒布前五年的西羅馬帝國相關谕令是否被收錄。

講座尾聲,Salway博士對《狄奧多西法典》的意義與影響進行了評述,并将《狄奧多西法典》與《優士丁尼法典》進行橫向比較。與《優士丁尼法典》相比,許多學者認為《狄奧多西法典》内容混雜,體系混亂,不具有研究意義。但Salway博士認為,《狄奧多西法典》是羅馬法史上第一部嘗試彙編皇帝谕令的官方法典,是将多種羅馬法法源整合、編纂為一部法典的偉大嘗試。近年來,以歐洲羅馬法學派為主的一些學者陸續對《狄奧多西法典》進行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并承認其在後古典法學時期所包含的代表性意義。

最後,中意學院執行院長李俊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他認為 Salway博士的講述側重于從曆史的角度對法律編纂的過程和法典本身進行解釋,為法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并提出《狄奧多西法典》雖然産生于羅馬法發展曆程中相對的衰退期,但并不影響它本身作為西方第一部官方編纂的法律文本而産生的深遠意義。

在提問環節,Salway博士面對在場學子的疑問一一進行耐心解答。



至此,本次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