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法學院新聞中心)
12月11日晚,法典編纂史系列學術講座第八期——《lus:法的創制》——在文澴樓一樓國際會議廳如期舉行。本期講座依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世界知名羅馬法學家,羅馬第一大學教授,歐盟科研委“羅馬法學家”科研項目負責人AldoSchiavone受邀以視頻連線的方式擔任主講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羅馬法系研究中心主任黃美玲教授擔任評議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中意學院研究員張靜博士擔任主持人。許多法科學子到場學習,衆多國内外法學專家與青年才俊線上參會,一同探讨交流。
講座伊始,黃美玲教授簡要介紹了AldoSchiavone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學術成果,張靜博士對AldoSchiavone教授應邀為我校學子授課緻以誠摯的感謝。
AldoSchiavone教授以lus(法)的概念為切入點,指出羅馬法具有與公民社會緊密聯系的特點。市民法是羅馬法區别于其他古代文明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之處。在羅馬法複興運動中,羅馬法得到進一步推廣與發展,而受文藝複興等運動的促進,羅馬法在歐洲國家法律中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記。這是羅馬法能在曆經千年後得以存活并繼續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AldoSchiavone教授認為,羅馬法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來源于1500年前優士丁尼皇帝的法典編纂活動。在《優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學說彙纂》是古羅馬法學家權威和智慧的結晶,向世界傳遞了西方跨越千年的法學思想,是法律制度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的寶貴财富。
論及羅馬法傳播的文化背景,他認為古羅馬與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根基。羅馬法律與民主制度深受古希臘的影響,羅馬法在歐洲的廣泛傳播與繼受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對于中國來說,法律也必須植根于文化語境,新法律體系的構建離不開對傳統與曆史的深刻理解。從這一角度看,理解本身就是變革的前兆。
圍繞羅馬法學家對法律問題的讨論,AldoSchiavone教授指出這些讨論與現代法條诠釋不同。羅馬法學家的讨論不具有抽象性和确定性,而是将一個問題置于不同的情境,并根據具體情境得出不同的答案。這種讨論方法被稱為“類型化”,在現今依舊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可以回溯羅馬法的創制過程,借助類型化方法找到可持續的法律,以此協調歐盟中不同國家、不同法學家之間的沖突。
提問環節,AldoSchiavone教授仔細解答來自線上線下同學的疑問。
黃美玲教授作總結發言,指出羅馬法的輝煌成就既離不開羅馬法學家們的法學研究以及法典體系化的努力,也離不開學者不懈尋找争議最佳解決方案的學術态度。
AldoSchiavone教授的精彩講座進一步加深了法科學子對羅馬法創制的認識與理解,拓展了學生們的法學思維。至此,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