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Mitchell教授主講“侵權法與工業革命”講座順利舉行

發布者:王姝文發布時間:2021-06-11浏覽次數:142



通訊員(法學院新聞中心)69日晚,中意論壇第21期“侵權法與工業革命”在我校文澴樓6樓會議室成功舉辦。此次講座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倫敦大學學院法學教授Paul Mitchell擔任主講人;我校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意學院意方執行院長、羅馬法系研究中心主任黃美玲擔任主持人。衆多法科學子到場聆聽學習。





黃美玲教授對Paul Mitchell教授應邀主講本次講座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介紹了Paul Mitchell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與學術成就。





Paul Mitchell教授援引John G Fleming的名言,指出19世紀的任務是制定一部與覺醒的自由企業巨人相适應的賠償法,介紹了英國侵權法産生的時代背景,随之引出此次講座主題——侵權法與工業革命。Paul Mitchell教授表示,此次講座的目的在于說明英國侵權法應對工業化及其帶來的社會變化的方式,明晰侵權以外的因素,尤其是自由經濟與政治變革對侵權法發展的影響,進而思考法律為工業發展帶來的便利。





為說明上述問題,Paul Mitchell教授分三個階段介紹了英國侵權法的發展。在第一部分中,Paul Mitchell教授通過PriestleyFowlerFarwellBoston & Worcester Rail Road Corp兩個案例,說明了工業革命之初英國法律對工傷這一問題的規定以及在Farwell一案中确立的基本原則。随後,Paul Mitchell教授介紹了1880年《雇主責任法》與1878年《工廠與車間法》,重點說明了工業革命帶來的城市工人階級擴張這一立法背景。在第三部分的講解中,Paul Mitchell教授通過BamfordTurnley案及St Helen’s Smelting CompanyTipping案介紹了工業革命後期英國法律對環境污染與私人妨害界限的劃分。

講座的尾聲階段,黃美玲教授對講座作簡要總結。黃美玲教授指出,Paul Mitchell教授的講座不僅是對法律問題的探讨,也是對社會、經濟以及政治問題的探讨。在法律的演進過程中,立法者總是試圖對社會問題給出好的回答,但法律不可避免地具有滞後性。如何利用一般原則,結合具體情境,平衡個人社會與國家的利益,是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的問題。

提問環節,在場學生就英國侵權法對工傷的認定、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立法邏輯及法律演進模式的比較提出疑問,Paul Mitchell教授對此一一詳細解答,現場讨論氣氛熱烈。





至此,本次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