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銘律師主講:訴訟方案的目标和路徑

發布者:王姝文發布時間:2021-09-30浏覽次數:209

通訊員(金子欣 宋雨曦 蔡蕾娜)928日上午,以“訴訟方案的目标和路徑”為主題的講座在文澴樓智慧教室607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由我校校友、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曾銘律師主講,法學院袁中華副教授擔任主持人,中意學院意方執行院長、羅馬法系研究中心主任黃美玲教授出席講座并參與評議。衆多法科學子到場聆聽學習。

袁中華副教授對曾銘律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向大家介紹了曾銘律師卓越的專業才能和令人矚目的業界成就。

講座伊始,曾律師就法律實務中訴訟方案的運用情境進行介紹。随即,他切入正題,從案情陳述、法律分析、代理思路、團隊組建、費用預算、附屬聲明六個方面分别講解訴訟方案的内容與結構。

針對“如何設定訴訟目标”的問題,曾律師從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與可行性原則分别進行介紹。他通過列舉合同無效、投資退出、第三人善意取得的例子講解法律專業判斷的重要性。

關于訴訟路徑的選擇,曾律師選用精煉的短語幫助大家理解。所謂“單刀直入”适用于簡單常見類案例,根據程序設定進行即可。随後,他又分别列舉連鎖酒店租賃糾紛案、股權轉讓糾紛案、房地産合作開發糾紛案、信托貸款合同糾紛案具體講解了“釜底抽薪”、“先斬後奏”以及“穿透合同”的具體應用。

最後,關于“如何做好訴訟方案”,曾律師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從業多年積累的真知灼見。他提出以下六大關鍵要素:夯實的專業基礎、豐富的社會經驗、法律知識管理、文字撰寫水平、開放性思維和辦案責任意識。最後他提醒各位學子,律師在成長過程中應學會置換身份,敢于突破自我。

袁中華副教授作主持人總結,稱贊了曾律師紮實的法學功底、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勇于突破的精神。他建議同學們反複品讀研習曾律師提供的案例和經驗,為以後的職業生涯積累工作技巧。

随後,黃美玲教授發表感言。她引用《優士丁尼法典》指出律師應具備哲學家和思想家般敏銳的察覺能力、演說家般的辯論技巧以及對正義和良善的追求。她高度評價了曾銘律師作為一名職業律師具備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和道德水平。

至此,本次講座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