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民
教育經曆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學士(1997-2001,法學)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碩士(2001-2004,經濟法)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博士(2005-2008,民商法)
美國佛蒙特法學院法學碩士(2011-2012,環境法)
個人簡介
張忠民,男,河南方城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生态文明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能源法研究會理事、長江海商法學會理事。
先後獲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學士(2001)、法學碩士(2004)、法學博士(2008)和美國佛蒙特法學院環境法碩士(2012)等學位;曾參與籌建中華環保聯合會(2004-2005);在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挂職鍛煉(2009-2010);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2010-2011)和美國佛蒙特法學院(2011-2012)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環境司法、能源法、生态文明的研究。
出版《一元到多元:生态訴訟的實證研究》《能源契約論》等專著;合作撰寫《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5-2017、2017-2018、2019、2020、2021等)《環境司法專門化:現狀調查與制度重構》《生态文明與能源法創新》《我國環境司法研究現狀的焦點評析與方法反思》《環境法體系化研究》等著作;參編《環境法導論》《環境法》《環境法原理》等教材;在《中國法學》《法學》《環球法律評論》《法商研究》《法律科學》《政法論壇》《政治與法律》《人民日報·理論》《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報刊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其中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青年項目,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财政部、生态環境部、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十餘項課題研究;核心參與了多部法律、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和地方性立法的起草和修訂工作。
在環境司法的實證研究、能源法的基礎理論、生态文明學交叉學科研究等領域有所創新,最早開始關注和嘗試對于環境裁判文書進行統計和分析,提出能源契約、能源正義等概念和分析框架,倡導生态文明的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交叉學科研究。
社會職務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法學會能源法研究會理事
長江海商法學會理事
研究方向
環境司法
能源法
生态文明
開授課程
本科生:環境法學
研究生:能源法學、生态文明法
博士生:中國環境法專題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生态環境監管體制的法治創新研究”,2018年,首席專家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生态文明交叉學科科研創新團隊建設”,2023年,主持
3.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湖北省環境經濟形勢分析研究”,2020年,主持
4.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項目“土壤污染審判的實然與應然”,2017年,主持
5.湖北省社科基金“三峽生态經濟合作區生态治理“宜昌試驗”保障機制研究——以地方立法為視角”,2016年,主持
6.财政部部部共建課題“環保事權劃分與财政支出責任”,2015年,主持
7.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漢江流域生态補償的機制與政策研究”,2015年,主持
8.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生态文明背景下能源法的變革”,2014年,主持
9.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生态文明與能源法創新研究”,2013年,主持
論文著作
代表性論文:
1.《環境司法的能動協同現象與形成發展邏輯》,《中國法學》2023年第5期。
2.《法典的體系定位與規範結構——基于憲法與環境法立法交互邏輯的證成》,《法商研究》2022年第6期。(《社會科學文摘》2023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23年第5期全文轉載)
3.《氣候變化訴訟的中國範式——兼談與生态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關系》,《政治與法律》2022年第7期。
4.《環境法典綠色低碳發展編的編纂邏輯與規範表達》,《政法論壇》2022年第2期。
5.《環境法典綠色低碳發展編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體系回應與制度落實》,《法律科學》2022年第1期。
6.《能源監管生态目标的維度及其法律表達——以電力監管為中心》,《法商研究》2018年第6期。
7.《環境司法專門化發展的實證檢視:以環境審判機構和環境審判機制為中心》,《中國法學》2016年第6期。
8.《生态破壞的司法救濟——基于5792份環境裁判文書樣本的分析》,《法學》2016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訴訟與司法制度》2017年第2期全文轉載)
9.《環境公益訴訟被告的局限及其克服》,《環球法律評論》2016年第5期。
10.《論環境公益訴訟的審判對象》,《法律科學》2015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1期全文轉載)
11.《典型環境案例的案例指導功能之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32個典型環境案例為樣本》,《法學》2015年第10期。
12.《我國能源訴訟專門化問題之探究》,《環球法律評論》2014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訴訟與司法制度》2015年2月全文轉載)
13.《能源危機的私法應對——以能源合同為中心》,《法商研究》2013年第2期。
14.《“雙碳”目标的法治回應論綱——以環境司法為中心》,《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2年第4期。
15.《中國農村能源正義的法律實現》,《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年第12期。
16.《發揮法律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的作用》,《人民日報·理論》2013年12月18日。
主要著作:
1.《一元到多元:生态訴訟的實證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獨著)
2.《能源契約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獨著)
3.《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21)》,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合著)
4.《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20)》,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合著)
5.《環境法體系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合著)
6.《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合著)
7.《我國環境司法研究現狀的焦點評析與方法反思》,湖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合著)
8.《生态文明與能源法創新》,湖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合著)
9.《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7-2018)》,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版。(合著〉
10.《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5-2017)》,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合著〉
11.《環境司法專門化:現狀調查與制度重構》,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合著)
12.《環境損害賠償法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合著)
榮譽獎勵
第六屆“湖北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工作者”
工作經曆
中華環保聯合會(2004-2005,參與籌建)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院(2008年講師、2013年副教授、2016年教授、2017年博導、2018年文瀾青年學者)
湖北漢江中級人民法院(2009-2010,挂職鍛煉)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2010-2011,訪問學者、公益法研究所年度研究員)
美國佛蒙特法學院(2011-2012,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