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事合同通則頒布30周年暨中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國際研讨會在上海舉行

發布者:沈夢妍發布時間:2024-11-13浏覽次數:16

2024年11月11日,在國際商事合同通則頒布30周年之際,國際統一私法協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頒布30周年暨中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國際研讨會”在上海成功舉行。來自國際統一私法協會、中國法學會以及來自中國、意大利、美國、英國、日本、巴西、越南等國家的知名高校專家學者共計200餘人在線下參加了研讨會,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30000人次。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主任馬屹,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副校長徐滌宇緻開幕辭,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秘書長伊格納西奧·蒂拉多,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作主旨發言。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秘書長王唯駿主持開幕和主旨發言。

馬屹表示,通過大量的審理和辯論,仲裁不僅能在法律和商業實踐間形成共識,還在标準化國際貿易規則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減少因各國法律體系差異帶來的貿易障礙。同時,國際仲裁機構在跨國貿易合同中的執法作用為中外企業提供了更加清晰、可預測的法律環境,顯著提升了法律規則的适用便利性。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與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其保理示範法實施指南工作的觀察員單位。這一合作将使中心從中國仲裁機構的視角參與到國際規則制定和實施的共建中,為全球貿易規則的完善貢獻中國智慧。

徐滌宇指出,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國際商事合同通則》(以下簡稱UPICC)在頒布30周年的今天,依然是各國立法的重要參考,是商事活動的重要指南,也是法院、仲裁機構解決國際商事實踐糾紛的準據法。随着我國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國際商事和涉外法律制度協調愈發重要,UPICC和中國民商事合同規則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在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過程中,必然要重視現行多邊國際法律框架體系,以更加積極的姿态參與國際法治合作,加強與以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為代表的政府間國際合作組織的互動與交流。

伊格納西奧·蒂拉多以UPICC三十周年:過去、現在與未來為題,回顧了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在全球私法統一領域的成就以及未來的挑戰和機遇。他指出國際統一私法協會成立初期旨在通過全球合作促進私法的協調和發展,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在合同領域的經驗和發展成為本次大會的重要議題。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尤其是與中國政府及相關機構的深入合作,包括與中國的高校及司法系統的密切聯系,這為推動國際商事合同的标準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王利明以《中國民法典第585條違約金調整規則的實施》為題,就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有關違約金調整的規則發表了深刻見解。該條款的實施代表了一種全球治理的“軟法”模式,具有重大的法治意義。王利明指出,“軟法”模式的引入,為違約金調整提供了更靈活的方式,但同時也帶來了實際應用中的諸多挑戰。王利明詳細解釋了第五百八十五條條款的實施标準,提議在未來立法或司法解釋中進一步明确違約金調整的具體比例,以增強規則的操作性和穩定性。

圍繞UPICC頒布30周年和中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會議研讨設置5個分論壇,分别聚焦《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實施三十年的實踐發展、UPICC的法律适用與跨境貿易争議解決、UPICC與中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的互動、全球話背景下UPICC面臨的挑戰、中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及其司法解釋的新發展等五個角度開展深入交流讨論。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副秘書長Anna VENEZIANO,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首席法律官、亞洲跨國法中心聯合主任黃美玲,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高級法律官、亞洲跨國法中心聯合主任William BRYDIE-WATSON,以及中國法學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日本中央大學、越南國立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的30餘位專家學者在各論壇開展了深入研讨和精彩發言。

研讨會向全球發布了UPICC國際模拟仲裁庭合作方案,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國際統一私法協會亞洲跨國法中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聯合開展深度合作,推動UPICC國際模拟仲裁庭在中國落地。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院副院長李俊主持閉幕緻辭,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首席法律官黃美玲、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秘書長楊光作總結緻辭。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于1926年成立,是政府間國際組織,目标是通過統一規則、國際公約,以及制定示範法、原則、指南和準則,協調各國間的國際私法。中國是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的會員國。UPICC1924年正式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