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動态周報(2025.03.31)

發布者:田守順發布時間:2025-03-31浏覽次數:29

1.美國BIS54家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325日,美國商務部BIS宣布将52個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并指控其幫助中國軍工行業發展人工智能、超算等技術。從行業分布來看,受到制裁的中國實體主要為人工智能、計算機軟硬件制造及航空航天行業相關的企業,部分從事航空航天、新型材料研發的研究所,以及一所軍事院校,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浪潮集團、甯暢公司等人工智能研發與制造機構。

2.75%的美國科學家考慮離開,歐洲和加拿大是首選地特朗普政府帶給美國科研界的巨大變化,使得許多美國科學家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自然》雜志發起了一項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608名科學家中,有超過1200名科學家考慮離開特朗普政府控制的美國,人數占總受訪者的四分之三。經費削減、聯邦政府裁員、鎮壓移民和學術自由之争令美國研究人員不安,許多受訪者希望搬遷到文化相近的國家,或返回原籍國,歐洲和加拿大是他們首選的移居地。

3.美國衆議院通過要求高校及其教員披露收取外國資金法案美國衆議院通過了旨在加強監管外國對美國學術機構資助的《威懾法案》,尤其是中俄等競争對手國家的資金捐贈。該法案将矛頭指向中國,稱中國利用與大學的資助關系竊取美國知識産權并破壞美國的國家利益。該《威懾法案》将降低學術機構提交外國資助報告的門檻、要求披露職員簽訂的外國合同,并對不遵守法律的學校實施罰款和取消聯邦資助的處罰。

4.馬來西亞因美國施壓計劃加強半導體産業監管。在美國要求馬來西亞政府阻止人工智能(AI)芯片通過“非法”途徑流入中國的壓力下,馬來西亞政府正計劃加強對于半導體貿易的監管。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東姑·紮夫魯(Tengku Zafrul Aziz)表示,美方要求馬來西亞密切追蹤英偉達芯片的流向,馬來西亞将加強對數據中心産業的監管,避免芯片被轉運至中國。

5.多家美國企業呼籲政府制定國家機器人戰略。當地時間326日,包括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在内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敦促美國開啟一項國家機器人戰略,建立一個專注于促進機器人行業發展的聯邦辦公室,從而推動美國公司在開發下一代機器人的全球競賽中脫穎而出。美國先進自動化協會(Association for Advanced Automation)表示,國家戰略将幫助美國公司擴大生産規模,并推動機器人成為人工智能的現實應用。